目前分類:育兒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三月中那一週,我們所在的亞伯達省開始有了COVID-19病例出現。三月12日星期四,我們照常帶V哥去上了社區運動中心開的課程,V哥上課時我們其他人去游泳,那時整個亞省的病例應該是兩位數,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但是游泳池的人少得可以,熱水池更是不見平常成群的中國爺爺奶奶們,我只在小朋友的淺水池遇到一個帶孫女去游泳的中國阿姨,她給我的第一句問候就是「今天還出來了啊?」

我發自內心的告訴她:「對啊,再多的話就不敢出來了。」

文章標籤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年10月1日,距離預產期還有9天,是每週一去產檢的日子。每週產檢時我的婦產科醫生Ballerman例行做的事情有兩樣:量肚子的大小估算寶寶生長狀況+聽胎兒心跳。這一天狀況跟平常差不多:胎兒心跳正常,還順帶內診了,醫生說寶寶的頭非常低,應該隨時要出來了。這一次因為確診妊娠糖尿,在嚴格飲食控制的狀態下,信廣不像當初的凡真長太大,反而照超音波時都說是平均值。但這一天醫生還是建議我們隔天去催生,因為他們處理妊娠糖尿的病例一向是建議提早催生,加上隔天是Ballerman在醫院值班的日子,雖說離預產期前一週還有兩天,她建議我隔天去醫院催生的話可以確定是她接生。(我還很白目地問她:下週二妳也值班嗎?她說沒有,她八成覺得她為什麼要值那麼多班XD因為我是用台灣的標準,以為醫生要常去值班)

明明是第二胎,但整個環境都不一樣,爸媽也不在身邊,我總是提心吊膽,雖然很不想催生,但是至少醫生跟時間是可預期的,讓我們感覺心安不少,最後就約好隔天等醫院的電話去催生了。但其實這天醫生在我們的同意之下,做了一個mambrane sweep,以前在台灣聽都沒聽過這個,醫生解釋是一種刺激的方式,不能算正式催生,但做了以後有很大機率在一兩天內就能進入產程。我後來上網查了一下,好像是醫生用手在子宮頸抹(?)一下,能刺激子宮收縮。當下就是痛一下而已,之後我跟老公趁著有婆婆在家帶大寶,我們兩個就去了west mall走走,我想跟第一次生產時一樣走一大堆路,默默希望不要催生,二寶還是在醫院打電話前自己出來比較好。(結果這一天老公去打了人生第一場保齡球,本來應該是要讓我玩樂的啊?!)

文章標籤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的第一個孩子V哥從出生開始就是個好養的寶寶,就連他三個月大時跟著我們搬家、適應新生活,他也沒有讓我們的日子過得太過忙亂,反而帶給我們很多樂趣。許多時候我們回憶過往,怎麼也想不起來沒有小孩的那幾年我們夫妻倆是怎麼過的?但帶著V哥的許多日子卻是那樣讓人難忘。記得搬進宿舍的第一天,我抱著睡著的V哥坐在還沒包上床單的床墊上,幫我們搬家的弟兄姊妹的兩個國中生孩子偶爾幫忙打掃,偶爾跑來開心的看著V哥、問我一堆跟V哥有關的問題,那畫面好清晰,而且有種讓人想念的感覺。隨著V哥快兩歲了,Jacob和我開始想著要給V哥生個弟弟或妹妹。

 

文章標籤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寶貝兩歲四個月了。自從他滿兩歲以來,我感覺他變化的速度可以用「天」來計算,每天他都會說一些新的話,或是有一些新的反應和想法,都是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他就默默自己學起來的。

今天又有新的事情發生,我想對他和媽媽來說都是。

文章標籤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啊 又是這惱人的被被

我一腳踢開

文章標籤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中唯一一次的初次生產,我不確定自己現在是否還算記憶猶新,但一直想記錄下來的我,竟然就這樣拖拉了一年,讓它成為回憶錄出現,可見我的拖拉病究竟有多嚴重了。

回想我的生產,要從懷孕後期回想起。記得從做了妊娠糖尿病篩檢之後,我的日子就沒好過,因為醫生表示我的第一階段篩檢結果顯示,我是妊娠糖尿高風險群,即使第二階段篩檢結果正常,還是要注意飲食。不要喝飲料、不要吃甜的,太甜的水果NG。我一面偷罵診所的詭異篩檢方式,一面也真的不敢亂吃,澱粉幾乎不吃,水果也不吃,飲料...太鬱悶的時候才喝,無糖或微糖的。自我控制的算很成功,每次產檢的體重顯示,我都在正常範圍內(醫生說懷孕四個月以後,一個月增胖一公斤剛剛好),但每次照超音波時,都會千篇一律的聽到醫生說:「你的寶寶頭怎麼這麼大,太大了喔,頭圍已經要超標了喔,飲食要控制喔。」幾次聽下來我真是欲哭無淚,因為我已經控制到懷孕後期體重幾乎沒有增加,神奇(生氣)的是,寶寶卻一直變大,醫生依然對他的頭圍很有意見。當然我也知道不是醫生的錯,可是我已經很控制了,寶寶那麼大我有什麼辦法?!我也很怕自然產生不出來要吃全餐阿,但是我攝取的飲食已經是一個孕婦維生的最小值了啊!(哭)

文章標籤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