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日,距離預產期還有9天,是每週一去產檢的日子。每週產檢時我的婦產科醫生Ballerman例行做的事情有兩樣:量肚子的大小估算寶寶生長狀況+聽胎兒心跳。這一天狀況跟平常差不多:胎兒心跳正常,還順帶內診了,醫生說寶寶的頭非常低,應該隨時要出來了。這一次因為確診妊娠糖尿,在嚴格飲食控制的狀態下,信廣不像當初的凡真長太大,反而照超音波時都說是平均值。但這一天醫生還是建議我們隔天去催生,因為他們處理妊娠糖尿的病例一向是建議提早催生,加上隔天是Ballerman在醫院值班的日子,雖說離預產期前一週還有兩天,她建議我隔天去醫院催生的話可以確定是她接生。(我還很白目地問她:下週二妳也值班嗎?她說沒有,她八成覺得她為什麼要值那麼多班XD因為我是用台灣的標準,以為醫生要常去值班)

明明是第二胎,但整個環境都不一樣,爸媽也不在身邊,我總是提心吊膽,雖然很不想催生,但是至少醫生跟時間是可預期的,讓我們感覺心安不少,最後就約好隔天等醫院的電話去催生了。但其實這天醫生在我們的同意之下,做了一個mambrane sweep,以前在台灣聽都沒聽過這個,醫生解釋是一種刺激的方式,不能算正式催生,但做了以後有很大機率在一兩天內就能進入產程。我後來上網查了一下,好像是醫生用手在子宮頸抹(?)一下,能刺激子宮收縮。當下就是痛一下而已,之後我跟老公趁著有婆婆在家帶大寶,我們兩個就去了west mall走走,我想跟第一次生產時一樣走一大堆路,默默希望不要催生,二寶還是在醫院打電話前自己出來比較好。(結果這一天老公去打了人生第一場保齡球,本來應該是要讓我玩樂的啊?!)
(p.s.雖然是預約好要催生,但幾點去還是要等醫院打電話來通知。)

當天半夜,我開始陣痛了。好像有點規律,但就在我覺得有規律宮縮的時候感覺又沒有那麼痛了。我真的極害怕被退貨(之前聽這裡的一個朋友說她痛到不行了醫院還叫她回家,醫院又不是在家旁邊她根本無法移動...),所以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出發。最後在老公的鼓勵(強迫?)下,我也搞不清楚是不是真的要生了,兩人穿上了最厚的外套,在冰冷的夜色中前往醫院。來到加拿大兩年多,第一次看到這裡凌晨的樣子,不免覺得有些怪異。平時就已經夠空的車道上車子寥寥可數,突然覺得我們像是半夜偷溜出來玩的青少年。

晚上的醫院空蕩蕩的,我們把車停在急診室外面,打算從急診室進去。在月色下的我們穿著厚重的外套,其實十月沒有那麼冷的,我突然覺得我們兩個像誇張的登山客,突兀的來到了城市中的停車場。搭電梯到三樓的婦產科時,我們還在想陣痛的英文到底要怎麼說?我有奇怪的幻想,護士說不定會發現我不是真的在陣痛,只是太緊張了,會要我回家。到了櫃檯,我們跟護士說我在陣痛,護士看了我的名字說,「喔!妳有預約今天早上來催生」,於是就很順利地辦了住院手續...此時約莫凌晨三點。這時我突然很慶幸有預約催生,要不是這樣也許他們不會讓我直接進去。他們領我到一個病房,我本來想那是待產房,像在台灣時一樣,可能快生的時候會再被推到產房,不過事情到了最後,我那天就是在那間房間生的。Anyway, 我當時換好衣服後,躺在我以為是待產房的地方,內心惶恐不安,因為知道我已經在陣痛地獄的門口了。(陣痛地獄:一個讓你痛到想死的境域,進去以後不知道何時能出來。From小葉字典)喔對了,換衣服的時候發現落紅了。應該真的要生了吧?(各種產兆都出現了還是疑神疑鬼,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是害怕被退貨還是害怕被催生—無論哪一種都是沒有經歷過的事情,「陌生」也許對我來說是最大的恐懼)

從一開始領我們到病房的護士,後來換了兩三個,每個來的時候都問一些基本資料,雖然我已經有點習慣這裡的這種做法—每次有什麼狀況就轉診,無論是看醫生或照超音波所有基本資料都重新問一遍,但要在生之前還要做這些事...這些人就不能早點做嗎?!然後我也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直換護士...我明明進來不到一個小時阿。

**********因為隔了九個月才繼續寫這篇,所以...又是一則回憶錄了 囧***************

OK,所以事隔將近一年的現在,我記得的是當天病房上的海報寫著關於子宮頸開的大小、疼痛指數及標語「減緩您的疼痛指數是我們的治療目標」之類(?)的話。已經過了一年,連我也不相信我記得的是對的,總之那張海報強調的重點應該就是「你不用痛的,我們幫你解決。」在北美混了不少年,我也知道他們都比較在意減緩疼痛這件事,畢竟「吃苦當吃補」在他們的社會幾乎是不存在的。想當然爾在還沒有開得很大的時候護士不知道第幾號就問我要不要用 Epidural Analgesia ,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無痛分娩。要是是第一胎,正處於陣痛地獄的我應該會說yes吧,但是有了生第一胎時沒打成的經驗(有興趣的話詳見 你好,寶寶!第一次當媽媽之好痛的一天),我這次就斷然拒絕了。要是打了以後,還要忍受一些媽媽說的副作用,那我第一次受的苦不就白受了?

 

聽過很多傳聞,說小孩會越生越快。這次我陣痛的時間幾乎是上次的一半,但是痛的時候感覺一樣:想死。真的好痛!我辦不到!好後悔懷孕了!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要受這種苦?好後悔,真的好後悔,只有一個小孩也很好啊,為什麼要生第二個??!為什麼?!!!!!

我沒有力氣下床走路,這次媽媽不在身邊,感覺更加孤單了。(老公在,可是世上只有媽媽好啊!)忘記是幾點開始,我又進入迎接每次陣痛的恐慌。記得最後有一個護士固定來看我,她是那天來來去去的護士們中我唯一記得的人。她在我痛的時候鼓勵我,還跟書晨說"She's such a tough cookie, eh?"我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覺得好像有一點被撩了(?),但是真的被安慰到了。我很棒,我是tough cookie。

不過tough cookie沒打無痛分娩,雖然忍的很拼命還是很想死,最後在老公跟護士的鼓勵下我用了笑氣。第一次用笑氣,感覺很微妙。基本上就是開始陣痛時要吸,一開始還算蠻有效的,但是到後來我痛到連拿起那根管子的力氣都沒有...。

不同於上一次在台灣的生產經驗,醫護人員除了試圖解決我的疼痛以外,他們沒有叫我做什麼,當然一直有內診,但最後開得差不多的時候,他們只留下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妳覺得要生的時候叫我們。」What??!!在台灣的時候醫護人員都會告訴你怎麼用力、甚至他們評估時候未到時,即使有便意感,也會告訴妳先不要用力。恩...好...雖然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要生,但是隨便吧。

大概七點左右(?時隔太久已經不記得...)Dr. Ballerman上工了。看到熟悉的面孔鬆了一口氣,但真的只有一口,因為很快我的陣痛越來越頻繁,越來越痛...。我開始有便意的時候,雖然還不太確定,但還是叫了醫護人員來。模糊的印象中,床邊聚集了越來越多人,可能有十來個?後來羊水破了,忘記是自己破的還是醫生弄的,總之,進入最後產程時,我才意識到他們整個過程都是採最自然的方式處理。沒有剪會陰,沒有幫忙推寶寶,只有鼓勵我在不痛的時候休息,陣痛開始時深呼吸+用力。為了盡快脫離陣痛地獄,我真的超級努力,邊哭邊用力,又一次在生死邊緣的感覺,彷彿自己不在這個世界上。也許是因為醫護人員介入得少,又或者沒有「進入產房」這個動作的關係,我總覺得最後push的過程比第一胎要長。(又或者是太痛了所以覺得太久?)

寶寶出來了,我已經忘記聽到第一聲哭聲的感覺,只記得當時的我應該是又累又冷,躺在床上瑟瑟發抖。Dr. Ballerman問書晨要不要剪臍帶,沒想到書晨斷然拒絕。什麼?要不是剛生完沒力氣,我真想好好勸勸他。這個爸爸就是不懂得參與。

p.s.這次他從頭看到尾,第一胎時沒看到的最後生產過程全看了,我問他有什麼感想?他說:很血腥。= =(是不是該揍一拳...)

 

我們的第二個寶貝來到世界上了!出乎我意料之外,護士把他身上的血跟羊水稍微擦一擦就放到我身上,讓我跟他skin-to-skin。與此同時Dr. Ballerman說因為生第一胎時有剪會陰,所以在同樣的地方又裂開了,她一面指導著身旁的醫生一面縫合。我想起生完凡真後,醫護人員只把凡真給我看了一眼就帶離產房清洗、放在嬰兒房,剩下我跟醫生在產房,一面縫合的時候還發生了地震...。突然慶幸此時寶寶就在我懷裡,丈夫也在我身邊。這麼辛苦不就是為了懷裡這個小不點嗎?能這樣抱著他真好。又是一次如夢初醒,還有點不敢相信已經生完了。感覺好像又死了一次...此生真的不想再這樣痛苦一次。

在生完後不久,護士就鼓勵我讓寶寶試著吸奶。一開始寶寶好像還昏昏沉沉,我現在也忘記他有沒有吸成功,但護士說沒關係,讓他多練習。過程中護士幫他量體溫、聽心跳等等,都是寶寶趴在我胸前的狀態下進行的。寶寶的體溫略低,但是他們的做法就是讓我們繼續skin-to-skin,沒有多做什麼。

很快我們也點了早餐,因為聽說餐點要一個多小時才會做好。終於生完,我以為自己已經擺脫妊娠糖尿的噩夢了,就肆無忌憚地選了各種糖尿病期間不能吃的東西,沒想到點了之後對方反應,看紀錄我有妊娠糖尿,先不要攝取太多碳水化合物比較好。噢...好吧。T_T

後來來了兩個護士,說要讓寶寶量身高體重,問我們可不可以。當然可以!這在台灣完全就是沒得問的事情,但在這裡我感覺寶寶真的是我的,在我們的允許之下他們不能隨便把寶寶抱走。其實量體重的東西也只是在床邊而已。

再不久後來了一個護士,她告訴我等一下我們要移動了,如果可以的話讓我先去上廁所,然後先生抱一下寶寶,她把輪椅拿來之後,讓我坐在輪椅上抱著寶寶移動。此時我又白目了一次,問她:要去哪裡?我想她的眼神裡應該有一絲驚訝,不過藏的蠻好的,她說我們要移動到產後病房。喔喔,我還以為我可以一直待在這個單人病房,其實只是台灣的待產+產房啊!

產後病房是四人房,護士領我們到最靠近門邊的床位,我一眼看見床頭櫃上擺著一杯冰水,哇...原來傳聞是真的。雖然目前為止我各面都比較喜歡加拿大的作法,但感覺還很虛弱的我還是請老公拿保溫瓶幫我打溫水去了XD終於渡過人生恐怖關卡,聯絡了婆婆,得知前獨生子目前為止都很乖,一早起來要找我們,奶奶說爸爸媽媽去醫院了,要他再睡一下之後一起看卡通,他就乖乖回去睡了。(應該不是乖,是太愛看卡通了XD)

正式開始與新寶貝小廣的第一天!從他出生之後,我幾乎都把他抱在身上。剛轉到產後病房時我精神還很好(很興奮?),再度開始觀察一直一直換班的護士,一直跟老公說話,摸著好瘦好小的小廣,覺得好驚奇,(凡真可是剛出生就堪比滿月的寶寶阿!)但此時凌晨起來的老公已經開始覺得累。(哼!怎麼沒跟我一樣興奮呢?)

這一天我都盡量敞開著衣服抱寶寶、讓寶寶吸奶。一開始也不是太順利,因為二寶真的好小好小,嘴巴也好小,感覺他都沒辦法含住我的乳頭,但醫生告訴我要一直試,不然姿勢不正確寶寶也會吸不到。依照生大寶時的經驗,我們不太有信心一開始就全母奶,所以雖然盡量讓寶寶吸了,晚上時還是跟醫院要了配方奶來餵。不過印象中寶貝幾乎不喝,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不喜歡奶瓶?後來我們覺得寶寶一直哭,但是我想休息,加上我們一開始很在意嬰兒箱(?)上寫的注意事項,要求大人不要跟寶寶同睡大床,要把寶寶放在箱子裡睡。但是放下來就哭,爸爸抱的時候也沒奶可吃,於是爸爸就去護理站要了奶嘴。爸爸回來時笑說,護理人員好像有點不知所措,表示他們沒有奶嘴。後來我們才看到衛教單子說不要使用奶嘴,因為研究證實奶嘴並沒有辦法有效減少哭鬧的時間,還可能會造成奶嘴混淆等狀況。大致的意思是這樣,但是與我之後坐月子時看的母乳哺育書完全相合,詳見[讀書心得]床頭的助產士——《Ina May's Guide to Breastfeeding》

讓我驚訝的是,在隔天出院之前,我就親眼看到初乳分泌出來了!實在覺得太驚奇,因為我生凡真的時候他吸超久我都不知道他在吸什麼,最後還是被護士帶回嬰兒房餵了配方奶。相反的,哺餵小廣的過程可說是非常順利,雖然在第一周我也有幾次乳頭破皮,但基本上小廣從一開始就是全母奶,直到現在快一歲了也總是親餵,少數幾次(從出生到現在,兩次?)擠出來用奶瓶都不喝。雖說小廣剛出生的size的確是比凡真小很多,可能本身胃口就比較小,但我還是覺得剛出生時立刻且不間斷的肌膚接觸沒有立刻帶去洗澡等手法都是神助攻。

時空回到一年前的產後病房,隔壁床也住了一個剛生完小孩的媽媽。她家人帶家裡兩個大的孩子來看寶寶,對話超級可愛,小姊姊一直說寶寶好小好可愛,還說要幫忙換尿布什麼的...聽到都會讓人忍不住發出微笑。到了晚上,我發現那個媽媽的家人都回去了,而這裡基本上是沒有嬰兒房的,她剛生完又一個人帶寶寶,到底是怎麼辦到的?難道是因為她這是第三個了嗎?我因為有傷口的關係,連坐起來要抱寶寶都覺得很困難。

那一晚對我們來說很辛苦。小廣只要放到嬰兒箱裡就哭,老公完全沒有地方躺,就坐在旁邊的椅子上睡覺,當然睡得很不安穩。四人房基本上互相干擾的程度可想而知,不管是隔壁床寶寶叫,還是小廣哭,都讓我們無法休息。(但其實隔壁床的寶寶哭得很少,再次讚嘆那位超厲害的三寶媽)後來我真的受不了了,抱著小廣睡著,小廣就這樣跟我在大人的病床上睡,很是安穩,當時來查房的護士年紀較大,她只說注意不要讓寶寶被壓到,也沒太禁止我們這麼做。喔對了,忘記幾點的時候,這位護士還叫醒在睡夢中的我,跟我說她要帶寶寶去洗澡,問我要直接交給她還是一起去?我根本還沒醒,我說她帶去沒關係,好像她一帶走我就又立刻陷入沉睡了。

隔天一早終於來到,可憐的老公幾乎沒休息到,而出院之前做的各種檢查基本上都還算順利,包括我的血糖檢查也通過了,所以是可以出院了。我的血糖指數雖然未達糖尿病標準,但還是算比較高的,所以我的婦產科醫生告訴我,要我以後還是盡量健康飲食,因為我的體質就是這樣。(淚...)關於生完以後只住一天我覺得很有趣,因為多數台灣人都會覺得「剛生完小孩只住一天怎麼行!台灣的醫院都要住三天啊!」包括我婆婆剛來時聽說這件事,也擔心的問說能不能跟醫院要求多住幾天?但實際經歷之後,我覺得一個晚上真的夠了,我自己都超想回家的XD這裡的醫院沒有嬰兒房,然後家人也沒地方睡,寶寶哭的時候我都怕吵到別人,超級不方便的阿!基本上如果是順利生產,產婦跟寶寶都沒有特殊狀況的話,做完檢查就回家也是比較符合經濟效益的,不會浪費到醫療資源。(我是不是整個被這裡的醫療系統收服了XD)

回家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醫院會要求你把嬰兒汽車座椅帶上來給他們檢查。檢查什麼呢?他們會看你把寶寶放進去以後,教你怎麼把寶寶的安全帶調整到正確的鬆緊程度:安全帶要伏貼著寶寶的身體,只能讓手掌的厚度通過。我覺得這非常合理,因為雖然現在普遍知道要用汽車座椅,但是安全帶的鬆緊程度若是沒有調好的話,安全性仍然是有疑慮的。總之,留下各種愉快的印象後,終於結束了這場熟悉又陌生的旅程,寶貝,我們回家囉!

 

 

 

Jbirth.jpg
在醫院時幾乎就是一直這樣趴在媽媽身上才睡得安穩。畢竟他還不知道自己已經離開媽媽的肚子了阿!

 

Jbirth2.jpg
爸爸與新生兒廣廣的交流時間

 

line_1538619746607.jpg
生產前一天被老公逼去一家韓國理髮廳剪的短髮+老公很難得送的花。好吧,就不揍你那一拳了。(我人真好)

 

 

後記:

1. 在台灣生完要住三天當然也不是浪費醫療資源,只是這裡改成出院後隔天由社區護士回訪的方式進行。他們會打電話跟你約時間,看是要自己去家附近的健康中心(寶寶們都是去那裏打疫苗的)給護士看,或是讓護士到家裡來。我想對於剛生完就忙著坐月子跟吃各種補品的台灣媽媽們來說這的確很麻煩,但這次我只選擇吃好睡好,也跟婆婆協調過不用吃太多中藥或補品,餵奶也都全親餵,只要找到時間吃飯上廁所,其實接見(?)護士的時間跟體力還是有的。才剛出生幾天的廣廣時不時就要喝奶,剛好也給護士看看餵奶的狀況,然後護士也可以實際看到家裡照顧的狀況,我很喜歡這種居家探訪的作法:)

2. 老公在醫院熬了兩天夜之後(第一晚陣痛+生產、第二晚沒地方睡覺)就生病了,結果一回家我就晚上一個人照顧新生寶寶,感謝主剛好前一天隔壁床媽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才知道這不是不可能的!其實剛開始寶寶都會日夜顛倒,所以勢必有人要跟著晚上熬著,我經過各方衡量,覺得我一個人跟著熬是最經濟的作法。凡真白天得有人顧,所以老公跟婆婆其中一個人最好晚上都好好休息以應付白天的陪玩;為了省下洗奶瓶、擠奶或泡奶的時間,我一開始的目標就訂在全親餵解決,所以餵奶這件事也不需要他人幫忙,半夜剩下的就是換尿布跟拍嗝了。雖然婆婆也有問我要不要一起睡,半夜幫忙顧,但我想老公已經掛病號了,萬一婆婆也太累生病的話我就沒飯吃了,所以就想先自己一個人試一試,試了幾天,發現還可以。(p.s.有點不想別人一起顧,也是因為生第一胎的時候有幾次我媽陪著一起睡,半夜寶寶哭了她雖然起來抱跟幫忙換尿布,但我餵奶的時候她又立刻睡著,有時候我覺得空間不夠還得把她叫醒,增加麻煩XD)這次剛生完幾天晚上睡不夠就白天補,反正本來就是得一直休息的。婆婆白天幫我陪凡真,已經是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盡情補眠了。

事後想想我也覺得很神奇,從沒想過剛生完小孩可以晚上自己一個人顧小孩呢!當然也是不輕鬆,記得第一個月的時候我常常抱著小廣坐著睡著,一睡就是一個小時...竟然從來都沒有落枕過,我也是覺得自己有點厲害。XD(不過我有盡量用枕頭和大娃娃等東西把自己墊在最舒服的姿勢)現在想起來都像是好遙遠以前的事情了~

20181004_113226.jpg 
兩歲半的凡真哥哥跟兩天大的信廣弟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懷孕 生產 美加生活
    全站熱搜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